最爱吃瓜的中国人都在这座城市里-吃瓜科普

liukang20241个月前吃瓜科普51

  ,一定是夺冠热门选手——毕竟在电视剧里,他无时无刻不在磕瓜子的看戏形象,实在是“吃瓜群众”的最佳代表。

  咳咳,此瓜非彼瓜,跑题了。不过,如果真要争个吃瓜冠军,很可能非祝无双莫属,因为她能讲一口地道的上海话。

  2019年,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(FAO)的调查报告显示,中国是世界第一吃瓜大国——人口占世界20%的中国,生产了世界上70%的西瓜,并且自产自销,平均每人每年要吃113斤西瓜。

  2021年,天猫超市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:五一期间,在上海地区热销的水果里,西瓜高居首位——如果按照一颗西瓜20cm的高度来算,叠起来相当于4个东方明珠;在短短的5天内,上海人的吃瓜比例,占全国的18.9%,已经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第一。

  要知道,根据最新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,上海市总人口只有2487万人——不到全国人口1.76%的上海,竟然一口气消灭了全国18.9%的瓜,也就是说,假如按这个势头发展,上海人平均每人每年要吃几百斤的西瓜……

  2021年,赖声川的新话剧《幺幺洞捌》在国家大剧院首演,这部线年的上海虹口区,也让不少人回忆起上世纪的沪上往事。

  小时候,剧场与电影院尚未普及,各家各户在茶余饭后,往往会搬出家里的板凳,坐在不大不小的弄堂里,抱着一颗又大又甜的西瓜,听长辈慢慢地摇着扇子,讲述上世纪的上海传奇:“侬不晓得,我一日看到……”

  1984年8月8日,是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的历史性时刻。为了观看比赛直播,上海市的居民纷纷搬出自己家里的电视、桌椅,在小小的弄堂里集合——最后,人们还要富有仪式感地端上一桌西瓜,这样才算准备就绪。

  看似普通的西瓜,不仅是街坊邻里的消暑宠儿,还是上海文人的水果缪斯,为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提供了不少创作灵感:

  张爱玲在《金锁记》里写拂晓时分的晨光,要用西瓜来做比,“地平线上的晓色,一层绿、一层黄,又一层红,如同切开的西瓜”。

  王安忆在《匿名》里看到盘山公路,第一时间也想起了西瓜:“山地就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山,自从有了盘山公路,一下子就把山从中间切开了,像切西瓜一样,然后我们看见山的内层就像一个蜂窝,山头、山坳或者谷底,都有生活的人家,他们自给自足,有自己的循环和生息。”

  1958年9月,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出了中国首部剪纸动画片《猪八戒吃西瓜》。又大又甜的西瓜,与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一起,成为了上海人心中的经典记忆。

  说起吃瓜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头爱:有人爱吃黑皮红心的无籽西瓜,有人爱吃绿皮黄心的沙脆西瓜,还有人爱吃皮薄瓤甜的黄皮西瓜。

  一个地道的宁夏人,可能会向你推荐中卫香山的硒砂瓜,这种瓜又脆又沙又甜,被誉为“中部干旱带的精华、石头缝长出的西瓜珍品”;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,可能会向你推荐大兴的庞各庄瓜,这种瓜具有悠久的历史,是明清皇帝钦点的“御瓜”。

  根据天猫超市的数据,“五一”期间,爱吃瓜的上海群众,买空了1000亩南汇8424瓜田,共计购买了1万多颗南汇8424西瓜——如果把这些西瓜逐个放在地上,可堆满好几十个标准足球场,放在平时,瓜农们得卖上整整一个月。

  为了确保送到人们手里的西瓜货真价实,上海瓜农还曾在每一颗南汇8424瓜的表面,贴上专门的防伪二维码,总而言之,非它不可。

  1984年,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在新疆培育新的西瓜品系时,发现第24号品系的西瓜具有皮薄、瓤松、汁多、糖度高等特点,于是决定大力推广种植该品种的西瓜,它也因此得名“8424”西瓜。

  1988年,8424西瓜被引进到上海市,在南汇县开始了大面积的种植。令人惊喜的是,三面环水的南汇县,恰好具备沙土盐碱度适中、空气湿度高、昼夜温差大、无霜期长等特点,为8424西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。

  经过检测,从南汇县出产的8424西瓜,不仅口感比其他地区的要甜,糖度也比其他地区的更高,富有更高的营养价值,可谓是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。

  其实,上海人也吃其他西瓜,比如三林崩瓜、平湖蜜瓜、新红宝西瓜,但几十年来,只有南汇8424瓜,始终是萦绕在上海人心头的白月光。

  哪怕是在炎热的夏天,上海市民也必须凭借医院开具的高烧证明,才能到商店买上一颗六七斤的西瓜——而且还必须发烧到38.5度以上才能购买,如果你“只”烧到38.4度,不好意思,还是乖乖回家吃退烧药吧。

  “在夏天,各个商店还要按照分配量卖西瓜。发烧的人可以根据病历卡买一个西瓜,我们要在病历卡上敲上‘西瓜已购’的字样。称的时候,可千万不能算错分量和价钱,否则顾客会说:你多算我两分。”

  一提起童年,不少上海80后就会想到西瓜——在作家王安忆的记忆里,老上海的味道,正是由蚊虫香的气味、小儿痱子粉的薄荷味,以及西瓜的清甜气一同构成的。

  更多的人,则会回忆起那些没有空调与电脑的日子里,在头上顶着一块西瓜皮,与小伙伴们乘凉打闹的日子,就像作家苏童笔下描绘的夏日那样:

  “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,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、房顶、窗户和门洞里,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,纵身跳进河水中。

  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,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,那些讨厌的孩子,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,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,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。”

  “对职业验瓜师来说,当我们拿到一个西瓜时,里面白籽和黑籽的比例是多少、瓜皮周边和西瓜中间的糖度分别是多少,都需要在不切开西瓜的前提下,基本判断出来。”

  早在2009年,上海就举办了第一届“西瓜品鉴师”测试比赛,依据参赛选手选出的西瓜重量、皮厚度、黑籽率、甜度等指标,评选出10位职业“验瓜师”。

  直到2021年,还有5位“验瓜师”活跃在上海,这些持证上岗的验瓜师,每天都要用手指敲击将近3000个西瓜,判断其品质的好坏,与之换来的是颇为丰厚的劳动报酬,平均每天能获得将近1000元的收入。

  我们拍西瓜,纯粹就是图个仪式感;别人拍西瓜,分分钟月入过万——这或许就是普通吃瓜群众与资深吃瓜爱好者的区别吧……

  盒马鲜生、美团买菜、每日优鲜、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,早早就在上海完成了多个生鲜仓的建设,并提供1小时直达的服务,确保冰镇过后的美味西瓜,能在第一时间送到人们的面前。

  艾瑞咨询的一项调研显示,在一线城市生鲜用户的网购行为中,水果是最受欢迎的品类,78.1%的用户表示,自己越来越习惯在网上购买西瓜了。

标签: 吃瓜科普

相关文章

吃瓜吃出搞科研架势史上最强网友把这内幕都扒出来了_吃瓜科普

吃瓜吃出搞科研架势史上最强网友把这内幕都扒出来了_吃瓜科普

  自己憋了三天、加班加点整出来的年终总结像狗屁不通文学,然而同事用ChatGPT生成的5000字年度巨著逻辑清晰、用语得当,归纳和展望都相当到位。   很多人猛地发现,...

吃瓜科普5000万 男顶流的终极瓜来了!

  继昨儿个扒皮了套哥一家心狠手辣祸祸驴脸妹的故事以后,这不,今天扒叔继续来给大家推送这个大瓜的终极猛料啦~   本期内容,咱们将会详细八一八套哥家族的发家黑幕,以及蕾丝...

这个夏天你是合格的“吃瓜群众”吗??吃瓜科普

  在这炎炎夏日,除了空调和冷饮之外最能救命的大概就是西瓜了。特别是冰镇过一段时间的西瓜,一口下去汁水横流透人心脾,感觉经过酷日炙烤之后缩短的血槽瞬间都被填满了。   瓜...

吃瓜科普瓜这么吃才对!

  近日,北方高温强势返场,今年以来最强高温来袭。适逢夏收时节,西瓜也进入丰收季,在炎炎夏日吃一口香甜清爽的西瓜,瞬间治愈身心。怎样才能挑到一颗又甜又脆的好瓜?西瓜怎么吃更营养、更卫生?来...

吃瓜科普能自己切丝儿还自带碗这种“报恩”瓜好多人都没见过

  要说冬天里吃的瓜都有啥?冬瓜、南瓜、黄瓜、倭瓜……大家都能张口就来。有一种瓜知道的人不多,但却很奇特,它就是金丝瓜。   这瓜特别让人省心,不用动手切,自己就会成丝,...

做个明明白白的“吃瓜”群众2024年温州市全民营养周系列推送(二十一)—吃瓜科普

  不管是蔬菜类的冬瓜、苦瓜、丝瓜、瓠瓜等,还是当做水果类的西瓜、哈密瓜、甜瓜,都很受群众喜爱。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瓜类的营养价值,做个明明白白的“吃瓜”群众。   西瓜是消...